jué,jiào
1. 人或動物的器官受刺激後對事物的感受辨彆:感覺。知覺。觸覺。視覺。覺察。
2. 醒悟:覺悟。覺醒。“覺今是而昨非”。
jiào1. 睡眠(從睡着到睡醒):午覺。睡了一大覺。
動詞
(1) 睡醒
覺,悟也。從見,學省聲。——《説文》
上欲起賢,未覺。——《漢書·董卓傳》
覺而之漸台。——《漢書·鄧通傳》
(2) 又如:覺卧(覺醒時和寢卧時);覺寤(睡醒);覺寢(自睡中覺醒)
(3) 通“挍”、“校”。比較,較量
如此賢不肖相覺。——《孟子·離婁下》注
我才不及卿,乃覺三十裏。——《世説新語》
名詞
(1) 俗稱睡眠爲睡覺
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。——《莊子·齊物論》
覺見卧聞。——漢· 王充《論衡·釘鬼篇》
惟覺時之枕席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彆》詩
(2) 又如:睡了一大覺
(3) 一次短的睡眠,打盹 。如:午覺;纍了可以扒在桌上睡一覺
量詞
(1) 睡眠一次爲一覺 。如:睡了一覺中覺
(2) 另見
jiào動詞
(1) (形聲。從見,學省聲。本義:醒悟,明白)
(2) 同本義
覺,悟也。——《説文》
上欲起賢,未覺。——《漢書·董賢傳》
覺而之漸台。——《漢書·鄧通傳》
且有大覺。——《莊子·齊物論》
叔術覺焉。——《公羊傳·昭公三十一年》
覺今是而昨非。——晋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(3) 又如:覺來(醒來);覺悟;如夢初覺
(4) 感覺到,意識到
而覺跌千裏者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。注:“知也。”
島不覺。—— 宋· 鬍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常覺一切。——清· 梁啓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
更覺膽落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(5) 又如:覺道(覺得);不知不覺;覺發、髮(發、髮覺)
(6) 啓發、髮;使人覺悟
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。——《孟子·萬章上》
(7) 發、髮覺,發、髮現
覺無异能者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
不之覺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
名詞
(1) 感覺器官 。如:聽覺;視覺;嗅覺;味覺;觸覺;覺元(腦神)
(2) 賢智者之稱
藏埋于終古,而未寤于前覺也。——晋· 左思《吴都賦》
(3) 另見
覺【酉集上】【見部】 康熙筆画:20画,部外筆画:13画
〔古文〕覐《唐韻》古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訖岳切,音角。《說文》寤也。《廣韻》曉也。《書·說命》念終始典于學,厥德修罔覺。《公羊傳·昭三十一年》叔術覺焉。《註》覺,悟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且有大覺,而後知此大夢也。《白虎通》學之爲言覺也,悟所不知也。
又發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求賢詔》有而勿言覺免。《註》發覺者,免其官。
又明也。《左傳·文四年》以覺報宴。《註》以明報功宴樂。
又大也,直也。《詩·小雅》有覺其楹。《傳》有覺,言高大也。《箋》直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一年》夫子覺者也。《註》較然正直。
又《釋名》告也。一曰自上敕下。一曰告,告覺也。
又《博雅》哲也。
又佛曰覺王。《舊唐書·高祖詔》自覺王遷謝,像法流行。
又《姚崇傳》佛者,覺也,在乎方寸。《魏書·釋老志》浮屠正號曰佛陀,華言譯之則謂淨覺。
又星名。《晉書·天文志》妖星三曰天棓。一名覺星。
又姓,見《姓苑》。
又《韻會》通作梏。《禮·緇衣》有梏德行。《註》梏,音角。《詩·大雅》本作覺。《疏》梏與覺字異音同。
又《唐韻》古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效切,音敎。《增韻》夢醒曰覺。《詩·王風》尚寐無覺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後人至高祖覺。《註》覺謂寢寐而寤也。
又叶訖力切,音棘。《列子·力命篇》楊朱歌曰:天其弗識,人胡能覺。
又叶吉列切,音孑。《蘇軾·補龍山文》驥騄交騖,駑蹇先蹶,楚狂醉亂,隕帽莫覺。
又叶古爻切,音交。《左傳·哀二十一年》齊人歌:魯人之皋,數年不覺,使我高蹈。《音學五書》覺叶㡍。
又《正字通》按郭璞菵草讚:菵草赤莖,實如蘡薁。食之益智,忽不自覺,殆齊生知,功奇于學。薁音約,與覺、學叶。字彙不考郭讚上下文,泥。吳棫《韻補》薁音育,覺攺音谷,非。
覺【卷八】【見部】
寤也。从見,學省聲。一曰發也。古岳切
(覺)悟也。悟各本作寤。今正。心部曰。悟者、覺也。二字爲轉注。㝱部曰。寐覺而有言曰寤。非其義也。何注公羊、趙注孟子皆曰。覺、悟也。左傳。以覺報宴。杜曰。覺、明也。引伸之、抑傳曰覺、直也。此因覺與斠?㬪韵雙聲而言。又引伸之、斯干傳曰有覺、言高大也。从見。學省聲。古岳切。三部。一曰發也。此義亦見廣雅。卽警覺人之意。
◎ 粤语:gaau3 gok3
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gok7 gau5 [陆丰腔] gok7 [台湾四县腔] gok7 gau5 [沙头角腔] gok7 gau5 [东莞腔] gok7 gau5 [客英字典] gok7 gau5 [梅县腔] gau5 gok7 [宝安腔] gok7 | gau5 [客语拼音字汇] gau4 gog5 [梅县腔] gau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