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读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造句

礼之用,和为贵的造句

礼之用,和为贵造句



1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棋理通事理,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翻过,先哲圣贤深邃而睿智的教诲在今天显得格外有分量。

2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经儒家倡导,目前“和”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,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治理和生活的各方面。

3、当然,现在提重建礼仪,不是要恢复封建社会的繁文缛节,而是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以礼立人”的思想和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的精神。

4、礼之用,和为贵,先王之道,斯为美。

5、中国的节日,其精髓是“礼”,即以“礼”节之——“礼之用,和为贵……大小由之。

6、孔子《论语》对周礼最到位的概括便是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

7、“和为贵”一词出自《论语》,孔子说,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。

8、而同样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也说过,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

9、自古以来,中国就主张‘和谐’,‘礼之用,和为贵,先王之道斯为美’。

10、譬如记述孔子言行的《论语》中有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等,都成为中国人处理人际等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。www.hao86.Com/zaOjU/

11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为国以礼,礼让为国,无论是个人之间还是国家之间,都需要以礼相待。

12、孔子的弟子有子说过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。

13、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、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。

14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;四海之内皆兄弟也;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;德不孤,必有邻;礼之用,和为贵。

15、合葬的话,于礼不合;之所以要合葬,那是因为视死如生;之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。

16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,先王之道斯为美”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