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读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造句

书卷气的造句

书卷气造句



1、行草轻捷条畅、秀逸稳健,书卷气浓郁,可见晋唐风范。

2、李信盯着那个中年人,只见他神清气朗、五官极其雅致,虽然衣衫褴褛,却掩盖不住身上的那股书卷气

3、增强全民读书意识,让社会多一些书卷气息,少一些浮躁情绪;多一些高雅文明,少一些低俗文化。多一些人生信仰,少一些不良行为。

4、如此形式,增添了作品的书卷气,加上内容为先秦散文,因而显得很古雅。

5、达式常是个气质儒雅的男演员,有一股天然的书卷气

6、例如左岸——它有它文艺的一面,但是走在拉丁区和日耳曼区的小路上,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宁静书卷气息和独立思考的力量,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过分“文艺”。而在右岸,奢华我也没有觉得特别突出。

7、青春是诗,散发着书卷气息。青春是歌,激发着生命活力。青春是画,彰显着生命色彩。青春不是年华,而是心境!青年节,与青春同行,活力每一天。

8、心里正在这么想着,外面又来了一个客人,却是个老者,鬓发皆白,脸上却是一团书卷气;手里提着一个长背搭,也走到房里来。

9、汉景帝即位不久,司马相如来到长安,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,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、枚乘、严忌等都追随左右。

10、纵观其书法作品,他的行书流畅华美,秀雅俊朗,显现出神采飘逸的书卷气息。

11、或者干脆去水边荒烟蔓草的小道看看湖光山色的美好;或者感受一下这里独有的江南书卷气

12、杨照穿着宽大的白衬衫,四十五岁的脸上依旧书卷气十足,像是个刚刚上完早课的大学讲师。

13、……一对表情平淡、并不起眼的考生走在人群中,一位穿着白色长衫,略有书卷气,一位穿着灰色劲装,显得孔武有力。

14、好书读多了,自然就少了市侩气,多了书卷气;少了俗气,多了清气;少了媚气,多了骨气;少了霸气,多了和气。

15、陈智林以充盈的书卷气和瓷实浑厚、舒卷自如的川剧唱腔,以声传情,声情并茂,成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秀才舞台艺术形象。

16、其身后墨竹,神采焕然,枝干挺立,竹叶清洒,极具书卷气

17、青春如诗,散发书卷气息;青春如歌,激发生命活力;青春如画,彰显生命色彩;青春如戏,演艺奋发时代;青年节,与青春同行,活力每一天。

18、书读多了,自然就少了市侩气,多了书卷气;少了俗气,多了清气;少了媚气,多了骨气;少了霸气,多了和气。

19、书法作品应内容健康,文辞优美,体例纯正;合传统,合章法,合情性;不做作,不呆板,不狼藉;无俗气,无邪气,无戾气;如果是行草书,须有书卷气

20、走进去以后,但见轩窗低栏,颇有传统古建筑风格和儒雅的书卷气,这里沟池环绕,竹木周布,阴用阳朝,阳用阴应,理当福禄盈庭才对。

21、书卷气不可自封,有麝自然香,何必当风立?从来读书长精神,应与书籍伴终身。

22、著名国画家翟东奇表示,“兰有清气、文气、书卷气,是文化的符号、精神的象征,寄托着一种文人情怀;养兰、画兰,也是对画家心境的修炼”。

23、青春散发着书卷气息,青春激发着生命活力;青春绽放着智慧之花,青春彰显着生命色彩;激扬的青春不需要解释,五四青年节愿您快乐永驻!

24、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,看书就是一种享受。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,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。书乡浸淫日久,则心胸玲珑,见识广阔,自然语言有味,气质高雅,此书卷气也。

25、上承“二王”,潇洒从容,风流跌宕,书卷气浓,尤其是手札,功底深厚,耐人寻味。

26、“书卷气”虽然只是个抽象的精神概念,却可以通过十分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。

27、当然观察者本人也必须是一个拥有“书卷气”的智者。否则,你是看不到的。

28、如果你被人讥笑缺少书卷气,弥补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。

29、因为“书卷气”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、最直接的诠释,所以读书人看重它;不读书的人同样以拥有“书卷气”为荣。

30、换言之“书卷气”是写在每个人脸上的。

31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书籍装帧设计风格,就要深入传统,对书卷气进行分析和研究。

32、书籍是一种承载文化与信息的特殊商品,书卷气与文化意蕴是书籍的特质。

33、无论是书卷气、沉郁、还是风流,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概念。